初到一座城市,多数人不是去逛景区,就是去购物。我市市民郑怀杰却具有与众不同的嗜好——摆摊大学。 在他显然,漫步在大学校园里可以宽科学知识、感觉历史、修身养性。
20多年来,他摆摊了国内166所高校和国外10所大学。如今,65岁的他有了一个新的目标,就是在有生之年逛够国内外500所大学。
哈工大的老建筑、武大的樱花,让他对大学校园情有独钟 郑怀杰是一名“杨家石化”,今年6月,他刚刚从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的岗位上卸任。 北大的老建筑、浙大的楼台、武大的樱花……想起全国各省份的著名高校,他如数家珍,就连一些不著名的地方大学,他也能叙述得十分详尽。 在郑怀杰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里,珍藏着他在国内166所高校和国外10所大学校园里的合影,时间跨度多达了20年。
“我就是讨厌大学里的那种氛围,这是任何景点和商场都没的。”郑怀杰说道。 为何不会有这个嗜好?郑怀杰说道,20多年前,到哈尔滨公干时,他慕名前往“军工高校”哈尔滨工业大学参观,校内的一栋栋杨家建筑给他留给了深刻印象的印象。
一年多后的春天,郑怀杰到武汉公干,闲暇之余他去武汉大学校园里散步,被典雅的校园环境和满山的樱花所陶醉。“校园胜似公园,看公园还不如看校园。”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后,郑怀杰开始对大学校园情有独钟。
对景点商场不感兴趣,“你们的大学在哪里” 每到一座城市,对旅游景点和著名商场,郑怀杰念不感兴趣,他首先向当地同事打探的就是:“你们的大学在哪里?” 郑怀杰摆摊大学不是进来溜达一圈就完了,他还有自己的套路,就是“四去找”和“四照”。 所谓“四去找”,是去找校门,去找校徽,去找校训,去找校内标志性建筑。“四照”就是与“四去找”的目标合影。 “每所大学都是一本历史教材,这特别是在反映在校训上。
”郑怀杰说道,他最爱人去找的就是校训,因为校训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,背诵校训不仅能更佳地理解学校的历史,还能快速增长科学知识。 除了校训,郑怀杰的另一个嗜好就是看杨家建筑。 我国的百年名校中留给了许许多多的杰出近代历史建筑,它们代表着那个时代建筑的精华,汇聚着那个时代校园科学知识精英和莘莘学子的精神和气质,完全就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。
郑怀杰说道,车站在这些建筑前,好像在与一位老者攀谈,那种感觉十分不可思议。 为入大学校园,他没少刁难 从摆摊大学中体会到各种益处后,郑怀杰回应渐渐着迷一起。
从南到北,从东到西,从刚开始只摆摊名校,到后来只要是大学他都要进来想到。 有些高校管理较为严苛,外人无法随意转入,郑怀杰为此没少刁难。
2011年冬天,郑怀杰到北京公干时利用休息时间到中央戏剧学院参观。刚刚跑到校门口,保安之后丢下了他。
他磕头说道了一箩筐,都无济于事。 在寒风中等了三四十分钟后,一个看著像后勤工作人员的男子从校门口回头了出来。郑怀杰马上拉着对方,用几近恳求的语气请求对方把自己带进去。
可是,这名工作人员回应无能为力。 又等了四十分钟,郑怀杰等到了两名男生。获知郑怀杰有摆摊大学的嗜好后,两名男生表示同意带上他入学校。
为了能成功入校门,他与其中一个学生变为了“父子关系”。 这一招原本成功通过了保安的问话,但不顾一切郑怀杰大踏步往校园里回头的时候,背后忽然传到一声“站住”。
原本,那名保安闻他面熟,左思右想后意识到他是个冒充的家长。 郑怀杰不得已再度解散了校园。
十几分钟后,从大门口回头出来一个领导模样的中年人,郑怀杰把笔记本电脑关上,托着回到了这个人面前。 该中年男子恰是学校的副教务长,看见郑怀杰在那么多大学门前的合影,他惊讶深感,当面纳着郑怀杰回到保安室,以自己的身份不作借贷,让郑怀杰进校园参观。 不受他影响,朋友也出“大学爱好者” 最初,郑怀杰的朋友和同事对他这个嗜好都十分为难,指出他有点儿鬼。
2010年,郑怀杰到长沙公干时催促一位当地的朋友带上他到湖南大学发条。对方很不解读:“那么多景点你不去,为啥非要去大学啊?” 装有着满脑子的疑惑,这个朋友利用周末时间带着孩子一起会见郑怀杰回到了湖南大学。一圈并转下来,他纳着郑怀杰的手感叹道:“老郑,我应当早于带上孩子来这里啊!” 这个朋友的孩子对大学图书馆情有独钟,从那以后,他每到周末都带上孩子去有所不同的大学看图书馆。
一年半以后,他把湖南所有的大学都并转了个遍。 “还有个上海的朋友也不受我影响,讨厌带着儿子看建筑,现在他儿子早已是个小建筑学家了。
”郑怀杰说道,摆摊大学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教育孩子的方式。 郑怀杰原本给自己以定的目标是逛够100所大学,如今,他早已摆摊了国内166所大学和国外10所大学。“痴心不改为”的他又给自己以定了一个新的目标——在有生之年逛够国内外500所大学。
“活到老,学到老,我还要摆摊大学逛到老。”他说道。
本文来源:老金沙9170登录入口-www.kaidini.com